秦羚学者
人的大脑,是天赋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记忆和存储载体,也是创新的载体。然而,人的生命有限。在这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大脑的功能“生老病死”,不断发生变化。机体老化,记忆和存储的功能随之老化,创新的功能也随之老化。生命逝去,记忆和存储的功能随之消失,创新的功能也随之消失。所以,人的大脑并非值得永久信赖的记忆和存储载体。如此,在大脑之外,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加优质、更值得信赖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记忆和存储载体。 为了将大脑的记忆和存储功能外化,人们在发展语言(音频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发明了文字和图形(视频信息)。大脑内存语言,通过书写刻画外化为文字;大脑内存影像,通过描绘刻画外化为图形。文字和图形,需要合适的物质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体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最核心的中华文化密码。汉字是一条源远流长、绮丽壮美的大河。每一个汉字,不仅有她的“来头”,也有她的“说头”,更有她独一无二的神韵。关于汉字起源,说法繁多,林林总总,比如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等。诸种说法,年代不同,起因不同,多只言片语,虽事出有因,然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汉字虽不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却是人类使用最悠久的文字,使用人群最广泛的文字,也是唯一将形、声、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唯一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文字。汉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独到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和世界尊重。有人预言:21世纪是“汉字的世纪”。 汉字演变历经数千年,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脉络十分清晰。甲骨文,也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这种文字多见于商代后期,且多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甲骨文是中国古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文字,也是时代最早的文字。在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周以前,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或“吉金文字”。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便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金文也叫钟鼎文。金文之后,是大篆,也即籀文,石鼓文。春秋、战国间通行於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的构形多重叠。所以叫籀文,因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书而得名。所以叫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是流传至今。隋唐之际,在天兴县(今凤翔县)发现十个石碣,样子像鼓,名曰“石鼓”。每个石鼓刻六七十字四言诗。专家考证,为春秋战国之物,诗颂秦王。石鼓文是最早石刻文字,有“石刻之祖”称谓。大篆之后是小篆,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简化籀文,创制小篆。小篆字体优美,为历代书家青睐。小篆再简化,圆转笔划改方折,在木简上书写速度更快,即是隶书。隶指胥吏,掌管文书小吏。隶书分秦隶和汉隶,秦隶也叫古隶,汉隶也叫今隶。隶书庄重,略微宽扁,横画长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与唐代楷体合称“汉隶唐楷”。隶书是一个分水岭,之后的文字多在纸张上。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鼓文,是文字演变,也是知识、信息载体演变。甲骨、青铜、石鼓。也就是说,甲骨、青铜和石头,皆是书写材料,也是知识、信息载体。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一时期,木片竹片也是书写的重要材料,也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只不过,因为木片竹片没有甲骨、青铜和石头保存时间长,在木片竹片上人们没有发现古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与甲骨、青铜、石器相比,木片竹片制作成本、书写成本和传播成本要低很多,这也是后来木简竹简流行的原因。所以称之“简”,大概也是取其简便之意。木片竹片削成一条条狭长又平整的片片,长的三尺,短的五寸。写信时常用一尺长的简,所以便将信称之“尺牍”。牍的本义是用来写字的木片,也称木简。椠(读qiàn)本义是没有书写过的素牍。札是用来书写的小木片。册是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编是用绳线将竹片穿联成简册典籍。典是双手捧着简册。在甲骨文里,已经出现了典字和册字。这个典、册如何制作?很难想象,能够用甲骨、青铜、石头制作典籍。也就是说,在古汉字时期,也即秦汉以前,已有木简和竹简,以及由其制作的典籍。在竹简和木简上多用毛笔书写。毛笔的发明早于殷代时代。据记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惠施在旅行的时候,要用五辆车子装书。这书,当是成捆成捆的木简竹简。所谓“学富五车”,一定是五车木简竹简,而不是骨头、石头或其他。 中国是世界最早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殷商时代,中国蚕丝业已相当发达,甲骨文中已有丝、帛和桑等字。此外,也有祭祀蚕神的记载。此时,人们可用丝绸做衣服,将珍贵的东西用绢帛包裹包起来。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一些粘附在殷代铜器上面的丝绸残片,有的织成了菱形花纹,有的还有刺绣的图案。帛也是一种书写材料。大约在西周,开始将帛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战国时,以帛作书写材料渐多起来。古代的“竹帛”二字,相当于今天“稿纸”之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发现了一具两千多年没有腐烂的女尸,也获得大量珍贵文物,尤其重要和罕见的是两幅彩绘帛画、两幅画在帛上的地图以及一大批帛书,六百多根竹简。说明当时竹简和帛并用。帛轻便,便书写便携带,因昂贵而不及竹简和木简普及。也就是说,能够作为文字载体的材料很多,“经济实惠”的还是木简、竹简。在纸发明以前,以树为材料所制作的木简竹简是知识、信息和技能最最重要的载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是以树为材料支撑的重大发明。简单地说,纸就是改变了形态的树,是替代木简竹简的知识、信息和技能新载体。在西汉时期,造纸术已经问世,但工艺繁琐。公元2世纪,东汉蔡伦改进了既有的造纸工艺,以树皮为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张质量。造纸技术革命,纸张的问世,推动了书写材料革命,进而推动了知识革命、信息革命。廉价轻便实惠的纸张,逐渐代替了价格昂贵的缯帛,也替代了笨重的木简、竹简。人类创造的各类知识、信息和技能,以“经济实惠”的纸张为载体,得以记忆储存和迅速传播。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也以纸张为载体,迅速流传发展,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造纸技术革命带来了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的造纸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决定着人类文明步伐。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穆罕默德、牛顿、耶稣、孔子、圣保罗之后,列第6位,排在人们熟知的释迦牟尼、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之前。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榜上有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艺术家向人们展现了中国造纸技术革命。 以造纸技术革命为支点,掀起印刷技术革命“水到渠成”。活字印刷术,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以树为材料支撑的重大发明。印刷术发明之前,是手抄书籍的时代。手工誊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印章、石刻、印染技术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公元7世纪,唐初期,中国雕版印刷技术问世。雕刻以杜梨木、枣木、红桦木等做版材。一般工艺是将木板锯成一页书面大小,水浸月余,刨光阴干,搽上豆油备用。刮平木板并用木贼草磨光,反贴写样,待干透,用木贼草磨去写纸,使反写黑字紧贴板面上,即可开刻。第一步是“发刀”。用平口刀刻直栏线,随即刻字,先将每字横笔刻一刀,再按撇、捺、点、竖,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第二步是“挑刀”。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字面各笔略有坡度,呈梯形;挑刀完毕,用铲凿逐字剔净字内余木,名曰“剔脏”;再用月牙形弯口凿,以木槌仔细敲凿,除净无字处余木。第三步是“锯边”。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刨修整齐,雕版完工即可刷印。公元11世纪,北宋年间,毕昇活字印刷技术问世,这是中国印刷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公元15世纪,套色印刷技术问世。中国创造了人类印刷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完成了手工抄写变为机械复制的转变,创建了书籍复制的新方式,降低了知识信息复制成本、传播成本、获取成本,提升了知识信息传播速度,拓展了知识信息传播广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支点、新杠杆。造纸术、印刷术,是两项伟大发明,对人类知识、信息和技能的创造、记忆、储存和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艺术家展示造纸术的同时,也展示了活字印刷! 当人们找到了木简竹简,这是一种高效能的知识、信息载体,其资源拥有量和知识与信息承载量,远远超过了甲骨、青铜和石材,这算是“第一次知识革命”或“第一次信息革命”;从木简竹简跃升到纸张,是“第二次知识革命”或“第二次信息革命”,纸张的知识与信息承载量远远超过了木简竹简。印刷技术革命则是“第三次知识革命”或“第三次信息革命”,由此“孤本的书”变成“批量的书”,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又一次“大提速”。这三次“知识革命”或“信息革命”,均以树材料革命为重要支撑。每一次知识革命或信息革命,意味着知识生产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的一次“大提升”。这也是中国知识生产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因。中国的造纸技术革命、印刷技术革命成果传遍了全世界,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知识革命或信息革命,加速了全球知识生产与信息传播,加快了人类文明进程。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问世,随后互联网问世,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席卷全球,这便是人类“第四次知识革命”或“第四次信息革命”。由此,电脑成为人脑创新、记忆和存储功能的重要替代物。灵巧的键盘替代了笨拙的雕刻,精妙的处理器,以及记忆、存储、检索功能和效率,远远超出了粗笨的木质材料。前三次信息革命均以增加木材消耗为基础,唯有第四次信息革命实现了木材节约,加速将人类带进“无纸化时代”。小小的“硅谷”能让十万大山休养生息,这是人类福祉,也是地球生态福祉。木简、竹简,以及雕版印刷已经淡出历史,成为文化记忆,纸张的部分功能也被电脑所替代。以树为材料支撑的两次知识革命或信息革命,完成历史使命,悄然退居幕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