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动态
凤县林业局:构建“4535”模式 推进林长制试点工作 凤县林业局局长陈世科发言 大美秦岭,美在凤县。凤县拥有40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森林覆盖率达80.4%。作为宝鸡首家林长制改革试点县,凤县以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为抓手,摸索构建四级组织体系、五项工作制度、三级宣导系统、五大重点任务“4535”推进林长制工作模式,开创性地建立了权责林长这一体系,明确了各级林长16475人,实现了399.72万亩林地资源管理触底全覆盖。权责林长作为最末一级林长,由不动产权证书或林权证持证单位法人或个人担任,村有林权责林长由护林员、秦岭网格员担任,实现网格化管理无死角。 同时,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凤县积极拓展林长制宣传渠道,设置了县、镇、村三级林长制宣传导视系统76套,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森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聚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林地面积等核心指标,全县以林长制为抓手,坚持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高质量完成林业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全县各镇、各部门完成造林3.16万亩,全面完成2100亩油松松针蚧无人机防治工作,重点林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打造了20余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5个森林旅游观光点。 下一步,全县将以制度推行为抓手,各级林长正确履职为核心,引导村级权责林长日常巡查为重点,形成县级林长统筹协调,县林长办牵头抓总,各镇各单位分工负责,镇村、权责林长高效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同时,抓好林麝“三个中心”、花椒低产改造等工作,使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增长点。以林业生态工程、特色产业为抓手,加大各类项目的谋划力度,开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加快国家储备林、绿色碳库、林麝产业融合示范园等工程项目实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 吴起县林业局:坚持科学绿化 打造美丽吴起 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崔江勇发言 “阳山刺槐背山榆、杨柳覆盖河两堤、松柏点缀梁峁间、庄前屋后果飘香”。 此番美景,是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吴起县造林绿化的缩影。近年来,吴起县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线,突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狠抓“保护、修复、提升”三个关键,按照项目捆绑、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采取“封、造、补、调、管”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增绿、增景、增效、增收上做文章。“十三五”以来,共完成营造林40.6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1.3万亩,先后建成万亩以上流域综合示范点5个,全县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分别由1997年的6.5%、19.6%提高到目前的20.3%和72.9%,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吴起县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全面厘清了林草地与其他土地的现状范围界线,摸清了绿化用地的本底范围,避免了部门之间重复造林,杜绝了耕地造林。在造林任务“落地上图”中,严格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坚决做到有林地、未成林地、非林地或争议地不上图。在全县推广“微地形近自然植被构建造林技术”造林面积68万亩,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0%,节约造林成本25%。在造林绿化中,吴起县按照先封后退再造林、持续稳步强治理的措施,将林地和宜林地全部纳入封山育林区,让生态全面修复。同时,全县依托补植补造、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项目,营造了大面积的乔灌和针阔混交林,也试验引进了元宝枫、彩叶杨、杜仲、四翅滨藜等新树种,增加了树种多样性。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林分结构调整100多万亩,纯林面积由53.2%下降到目前的20.6%。 此外,全县大力推进了以家庭林场为主的社会化造林新模式,到目前全县共发展家庭林场5家,造林10.3万亩。同时还建立了“占一还一、占一罚五”异地造林恢复植被新措施,各石油和新能源企业异地造林5万多亩。通过捆绑使用林业各类项目,县级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近年来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补贴造林30多万亩,争取蚂蚁森林项目1.2万多亩,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动员社会义务植树500多万株,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造林绿化工作新格局。 潼关县林业局: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 构筑陕西东大门生态屏障
|
- 2023-03-29 省林业局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会
- 2023-03-29 省政协副主席李忠民来省林业局调研平安
- 2023-03-29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与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
- 2023-03-29 聚焦2023“森交会” 汉中市5家参展林产品
- 2023-03-29 3.5亿!汉中代表团在2023中国“森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