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动态
1月11日,陕西省林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治沙所“榆林二次沙化与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及阻控关键技术”和“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两项成果进行了评价。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林业局等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资料审阅、质询、讨论等环节对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会议现场) 通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榆林二次沙化与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及阻控关键技术”成果针对性强,数据翔实,结论可靠,效益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成果创新点突出,在黄河流域、毛乌素沙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榆林二次沙化与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及阻控关键技术”成果系统解析了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荒漠化过程和植被演替规律,优选了二次沙化阻控技术和“三林”提质增效模式;构建了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复合高效经营生产体系;创建了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为半干旱地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优化了梁峁、坡面、沟道立体综合治理及产业发展模式,提出的林田置换、宽幅梯田边坡生物防护、集雨造林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固土保水、植被保护、水沙调节等制约瓶颈。 “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成果初选出‘榆柄1号’‘榆柄2号’‘榆柄3号’‘榆柄4号’4个优良类型,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为沙区造林提供了长柄扁桃优良种质资源。总结出“长柄扁桃+樟子松”“长柄扁桃+彰武松”“长柄扁桃+紫穗槐”3种优化配置模式,提高了沙地生态防护效能。创新了“下垂型”“直立型”“开心型”3种树型及其配套整形修剪技术,提高了长柄扁桃光合效能和坐果率。 (图文:李欢欢 审核:罗晓斌)
(责任编辑:admin) |
- 2025-07-10陕西省林业科学院2024工作年报
- 2025-07-09我院治沙所开展迎七一“一带一路”治沙
- 2025-07-09我院治沙所召开“银龄颂党恩,治沙再立
- 2025-07-08我院林业生态富民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
- 2025-07-01省林科院开展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